在中国,据说现在的产院普遍很建议产妇选择剖腹产,一个是减少宫缩痛苦,一个是省时间,再就是医院的收入可以提高几千块,总之并非把对产妇的身体影响放在首位。美国则不同,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产妇实现自然生产。不到万不得已,母婴有生命危险的时刻,医院不会对产妇提出放弃自然生产的建议。
在女儿整个待产的30几个小时里,她的宫缩一开始很微弱,加上害怕剖腹产的结果发生,精神一度很紧张,越是紧张,宫口就越不开。要是在国内可能早就建议剖腹了。可是美国医院的产科专家有很多办法。他们先是将一种软化宫颈的药物放置于产道,促进宫缩有一定效果,然后,他们会在宫口打开3公分(俗称3指)时,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的麻醉术,使后面长达数小时的宫缩不感觉疼痛。在不断输入的生理盐水和其他药物中,微量放置一些药物,促进子宫收缩。针对产妇的敏感程度,医生会对产妇实施人工破水,适量放出一些羊水,减少子宫口的压力,这样几道程序,宫口打开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减少了产妇的疲劳待产过程。
当产妇的宫缩不断加快加剧的时候,仪器显示胎儿的胎心不稳定,出现较大落差,并出现低于90次的情况,算是一种不正常情况。护士会在情况出现时,打电话给负责医生,医生就指示护士往产妇的子宫输入生理盐水,替代已经不够充足的羊水。水分注入子宫后不大一会儿,胎儿的胎心就正常平稳了。这个时候大约是夜里2:00点,护士告诉我们,可以抓紧睡一会,过两个小时一定就该生了。我和女婿急忙打开沙发床,倒头睡去,果然正好4:00点钟,护士告知10指都开了,大约四点半,我们开始按照护士指挥的动作要求助产。
美国的助产及其温情,助产士用伊里哇啦的英文,指挥产妇用力,我听不懂,但感到很和气,很温柔,也很诙谐,总之让产妇充满希望,感受过程。在开始助产到接生的医生到达产房整个过程,助产士会将一种及其高档的润滑剂反复涂抹在产妇的产道四周,让用力钻出的胎儿感到舒适和润滑。在孩子即将娩出的最后时刻,产房里聚集了产院最好的护士长和助产士,有6.7个人,配合很娴熟,使产妇感到安全。医生不停的告诉产妇:"不错,快了,再用一点力,坚持住就好了,不要出声,出声力气会分散,你真棒,太棒了......"于是产房除了医护人员的亲切话语,绝对不会出现产妇的大呼小叫,一会儿,孩子就顺利的娩出了!技术和心理战术都同样非常高明。
随着婴儿一生清脆的啼哭,产房马上就呈现一片笑声和赞扬声。只几分钟,大部分工作人员退去,产房忽然就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只有一个护士,在负责把孩子收拾干净包好,抱他趴在妈妈的胸前,尽情的放任一家人痛痛快快的玩儿一阵子,照相、摄影随你便!直至你感觉差不多了,孩子才被推进婴儿室,进行全方位检查。这样以人为本的温情服务,我想我们国内的医院,还是很有差距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