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管理]如何管理好产房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3252

分享到:
0
0

   孟雪助产团队进驻田东中医院培训第六十三现代产科服务体系分为产前系统、产时系统和产后系统。产时的助产技术模块是一个大模块。技术含量最高、风险最大,最考验产科团队综合能力、应急能力及管理能力的环节。助产士要懂得观察、产科医生要懂得处理急危重症。产房管理和病房管理是主任和护士长重要的本领。今天孟雪助产团队又派出了一位具有三十多年产科工作经验的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产科副主任护师、妇产科护士长江露老师她有18年的护士长管理工作经验,她的特点:课程实用、案例丰富、互动式教学,在助产年会的产房管理工作坊报名人数排名第一,非常受同仁们的欢迎,这次田东产科团队产科病房及产房管理非她莫属。

产房管理,每个护士长对管理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人认为,要做好助产士的素质教育,提升技术,加强产房规章制度和质控;也有人认为,做好技术培养,管理要细致并人性化露老师是怎么说的呢?

她认为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专业促发展政策体系,结构体系,环境体系,工作体系,人员体系,社会体系,交流体系这是医院体系建设上硬件和软件的要求。

硬件方面,就是从设备环境等来提高孕产妇舒适度和良好的体验,产科工作人员不仅工作在这里,更是像家一样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人文关怀是双方的。

软件建设包括医务人员的教育专业素养、职责范围人员配比,及与国际同步的核心助产技术,不仅有常规性的照护,还要有符合个性化需求。

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助产士医生的性格特点,沟通技巧很重要自身的技术必须过硬,这样更容易获得认可和尊重。对日常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达成团队共识要给每一个人成长的空间,鼓励大家发表意见。产科是多变的,有时候在当下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每个人的执业经验和个人阅历形成的看法和认识都会影响判断,从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方法是错误的,只能说哪一种方法更有利于母婴结局。关键在于在工作中养成思的习惯,不断地评估利益风险权重,助产是一门学科,可以说是学无止境。只有肯思考,重实践的团队才会成长起来。

江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层级管理方法,并把助产士分为5级并对各层级的标准和职责范畴做了进一步细化:

 N1级:产房工作5年以内

 N2级:6-10年

 N3级:11-15年

 N4级:16年以上

 N5级:具有一定临床、教学、科研能力的助产专家

这样就在产房中形成梯队,每一个层级的要求和技术水准都是不一样的,助产士有了明确的业务提升方向,比如N4级,明确要求"承担科学研究和专科助产提升能力"。

长达6个小时的授课中,大家意犹未尽,分层管理给了我们一种新的管理思路,或者对产房管理者们有所启示,如何做好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祝愿田东中医院在现代产科服务体系的建设中,管理与技术齐头并进,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