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中医妇科流派膏方精选》--- 滑胎、带下病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165

分享到:
0
0

《沈氏妇科辑要笺正》认为带下病因"不外湿火、相火、阴湿不守三途而已"。本案患者肾阴亏虚,复感湿邪,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故而带下量多黄稠;肾虚腰府失养,故觉小腹隐痛,腰膝酸软;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则头晕耳鸣,失眠难寐;湿热阻滞中焦,脾运失司,则见纳谷不馨。《傅青主女科》云"所以世之人有以黄带 为脾虚之热,单去治脾而不得痊者,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绕于任脉、胞胎之间,而化此黅色也,但单治脾何能全乎?"故治当滋肾益阴,清热利湿,养心宁神,邪去自安。


滑胎(脾肾虚弱)吴门医派(何焕荣医案)

张某,女,32岁。2008年11月6日就诊。

患者在2001年结婚后曾怀孕5次,均于妊娠6-9周时流产。末次流产时间为2008年8月,孕2月余不全流产行清宫术,现避孕中。平素月经尚规律,27-30天一潮,5天净,量中,色淡红,质稀,无血块,无痛经。末次月经2008年10月25日。近1年来经前下肢肿胀,纳食一般,大便溏,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部晦暗,夜寐安。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细,尺弱。此乃脾肾亏虚,胎元不固,治宜补肾健脾,固摄冲任。


处 方:

当 归15 g 菟丝子109 g 炒白芍10 g 狗 脊10 g 茯苓10 g 泽 兰10 g 煨木香10 g 乌 药10 g 生山楂10 g 熟地20 g 川 断10 g 枸杞子10 g 肉 桂10 g 茯神10 g 丹参10 g 炮姜炭10 g 益母草15 g 炙甘草6 g 山 药15 g 杜仲10 g 巴戟天10 g 炙黄芪15 g 生黄芪15 g 制香附10 g 陈 皮6 g 钩藤15 g 山萸肉15 g 炒白术10 g 桑寄生15 g 党参15 g 泽泻10 g 制苍术15 g 夜交藤30 g 砂仁6 g 


另加:

阿胶250 g,龟甲胶100 g,鹿角胶100 g,红糖250g,黄酒500g。

按:《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出:"凡妊娠数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而亏损之由,有禀质之素弱者;有年力之衰残者……"该患者平素月经色淡红,质稀,经前下肢肿胀,大便溏,神疲乏力为脾虚之征,屡孕屡堕,损伤肾气,而面部晦暗,腰膝酸软则为肾虚之外候,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细,尺弱为脾肾两亏之征。方选补肾固冲丸加减。

 

 

 带下病(肾阴亏虚,湿热内蕴)孟河医派(王静仪医案)

邵某,女,34岁。患者患宫颈炎3年余,时觉小腹隐痛,带下黄稠,有臭味,腰膝酸软,头晕耳呜,夜寐易醒,神疲乏力,纳谷不馨,小便频数,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拟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处 方:

生地黄300 g 桑椹300 g 莲子心80 g 珍珠母300 g 北沙参300 g 川 芎200 g 鸡血藤300 g 鸡冠花300 g 木香300 g 红 枣250 g 地黄300g 河车50g 乌藤300g 牡蛎300 g 芍300 g 制香附300 g 生薏苡仁300 g 甘草50 g 青皮(醋)300 g 鹿角胶100 g 鳖甲(炙)100 g枸杞子300 g 酸枣仁(炒)300 g百合干300 g 黄连60 g 石菖蒲300 g 炒白芍300 g 艾叶300 g 椿根皮300 g 连翘(黄)300 g 陈皮300 g 龟甲胶100 g 柏300 g 参300 g 归300 g 路路通300 g 地锦草300 g 马齿苋300 g 夏枯草300 g 阿胶200 g

 

按:《沈氏妇科辑要笺正》认为带下病因"不外湿火、相火、阴湿不守三途而已"。本案患者肾阴亏虚,复感湿邪,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故而带下量多黄稠;肾虚腰府失养,故觉小腹隐痛,腰膝酸软;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则头晕耳鸣,失眠难寐;湿热阻滞中焦,脾运失司,则见纳谷不馨。《傅青主女科》云"所以世之人有以黄带 为脾虚之热,单去治脾而不得痊者,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绕于任脉、胞胎之间,而化此黅色也,但单治脾何能全乎?"故治当滋肾益阴,清热利湿,养心宁神,邪去自安。


来源: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


热门推荐: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